据史料记载,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种植历史悠久,尤其是清朝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抚台朱国祥曾在津出游。看到这里的“半沙滩不适合作物”,他写道:“当地人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和树木,所以他们可以避免风灾,赚钱。”到清朝中叶,树木郁郁葱葱,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8万亩。有记载说“这里的树木繁茂,帮助树木爬行20多英里”。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位于山东省夏津县东北部黄河故道,占地6000多亩。有2万多棵100多年的古树。它们是中国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古桑产业研发中心副主任曹茹在一家专门为古桑文化建设设计的古桑博物馆告诉记者,“历史上,夏津经历了黄河主流的两次变革,一次是公元前602年,另一次是公元1048年。之后,它留下了一个自然的沙丘景观,桑树开始在当地大面积种植。”
近年来,为了保护这一遗产,夏津县制定了古代桑树群的保护和发展规划,推进了标准化种植,建设了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挖掘和积累了几千年的农业桑树文化,提升了文化内涵。古代桑林经历了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战争和饥荒。虽然经历了几次灾难,但仍有6000多亩,其中2万多株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最大的古代桑树仍然保留在这里。
如今,经过数千年的利用和培育,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农业景观维护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2018年4月,它被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它是山东省第一个重要的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重要的桑树农业文化遗产。“桑果之乡”已成为夏津县的一张亮丽名片,桑树产业已成为带领人们致富的特色产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