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间风俗百图
陈健俶 著
交 通 工 具
古代特殊的交通工具
轿子
在我国,轿子约有四千年的历史。据《尚书·益稷》,大禹治水时,“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应该就是轿子的雏形。而“轿子一词”,五代时已有,但作为普遍使用的工具则是在宋代。《明史·舆服志》有“轿者,肩行之车”之说,因此轿子又称“肩舆”“平肩舆”等,是我国古代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特殊交通工具。
轿子的结构,不同时代略有不同。一般来说,轿子是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栏和抬杠几部分组成。轿厢或全封闭,或半封闭;轿身围以帷幔,轿前开有小门,供乘者出入;轿子的底座呈长方形,顶盖如同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轿杆或固定于轿厢中部,或捆绑在底部边框上。
古代的轿子在形制上,一般分为凉轿(亮轿)和暖轿(暗轿)两种。其按用途则分为官轿和民轿两种。官轿是皇家、官员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权力和荣耀的重要标志。不同品级的文官坐的轿子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轿的大小、帷幔用料、质地和轿夫的人数等方面。民轿亦有多种,主要有蓝布二抬轿或四抬轿、黑色小轿、花轿和素轿等。蓝布二抬轿或四抬轿,一般为富门商贾备用的私人轿。黑色小轿则齐头、平顶,以皂布围幔,轿身轻巧黑漆;由轿铺提供,一般是外出拜客、游玩时租用,或官府办事人员外出时急用。花轿,亦称喜轿,一般专用于百姓的婚嫁迎娶等喜庆活动中。素轿,又分两种:一种供女子出行时使用,轿身以青布围幔;另一种则是殡葬时使用的丧轿,以白布围轿身,讲究者还要在轿上扎白绸球。
—END—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