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03 如图,将中轴线向下延伸,延伸长度等于圆的半径,最低点就是下巴的位置。
Step 04 如图,连接圆形和下巴,形成脸颊。
Step 05 去掉多余的线,头部的形状就确定了,其中眼睛的位置在头部的正中间,耳朵从眼睛的位置开始画起。侧面的画法与正面的画法类似。
TIPS
不建议把整个头部画得非常完整之后再添加身体,这样很容易造成头部和身体衔接不自然的情况,这个问题到后面画人体动态的时候更为明显,我们要把整个身体的比例姿态画自然,然后再深入画五官。
-----
-----
不同性别、年龄人物的脸型和五官比例
五官的比例,即五官在我们头部中所占的位置和大小关系。这里我们先研究正面的人脸比例。
这里,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写实的五官比例去画,写实的五官比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庭五眼”。
“三庭”指脸的高度比例,在正面角度的情况下,把整个脸部分为三份——从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巴,各占脸长的1/3。
“五眼”指脸部的宽度比例,以眼睛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为5等份,从左侧发际线到右侧发际线,刚好为5个眼睛的长度。
但“五眼”比例的画法过于写实,不符合动漫人物的审美,所以我们一般会把两眼之间的距离拉近一些,将两眼角与脸部边缘的距离缩短一点。
通常来讲,眼睛的位置会在整个头部的正中间,不过不同年龄、性别的角色,会稍有差异。
脸型的比例
人的脸型有很多种,例如,圆脸、鹅蛋形脸、国字脸、三角形脸、倒三角形脸等。这些不同的脸型能体现人物的特性,在漫画里会经常使用不同的脸型以区别各个不同的角色。
而在古风插画里,我们的目标是画出最美型的人物,因此,通常不使用特殊的脸型,一般以鹅蛋形脸作为基准。
整体脸型:成年男性的脸略比其他年龄的男性、女性要长,年纪越小脸的长宽比例越相近,即脸越圆。
眼睛的位置
① 成年男子的眼睛在头部的正中。
② 成年女子的眼睛在头部正中偏下的位置。
③ 萝莉和正太的眼睛都在头部正中偏下的位置。年纪越小眼睛越低。
TIPS
注意这些比例的位置都建立在光头的基础上,头发在头上占有一定厚度,所以不能计算在头部的高度中。
鼻子的位置
成年男子和女子的鼻子都在眼睛与下巴的正中间。
萝莉和正太的鼻子位置会偏高,在眼睛与下巴正中间略偏上的位置,通常萝莉比正太鼻子的位置更高。
嘴巴的位置
嘴巴在鼻子与下巴之间三分之二的位置,男性比女性的嘴巴位置略低。
发际线的位置
发际线大概在头顶与上眼线的中间稍微偏上的位置。
在画好的头部基础上再加上头发,注意头发有一定的厚度,添加头发后头顶会更高。
五官的比例
实际中人的眼睛比例是两个眼睛之间的距离可以再放一个眼睛,不过这个比例具体画出来并不美型。
通常,我们把两只眼睛的距离定为三分之二个眼睛的宽度,眼睛和脸边缘的距离定为三分之一个眼睛的宽度,这样比较符合对古风美人的审美。
鼻子的宽度小于两眼角之间的距离。男性的嘴巴比女性的要宽。
不同角色的五官差别
脸型:男性的下颚比女性要宽,看起来更加刚直,而女性的脸型更柔和一些。
眉毛:男性的眉毛较为浓粗,女性的较为细长、柔美。
眼睛:通常女性的眼睫毛比男性长和密,在漫画的绘制中,很多时候会不给男性角色画眼睫毛,可是在古风创作里,会给男性角色也画上眼睫毛,使其更加美型。
鼻子:男性的鼻子比女性更高挺,这样会比较帅气。
嘴巴:男性的嘴巴比女性要宽。
不同角度的人脸画法
在画标准脸型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是整个头部的方向角度。不同的角度,脸型和五官都有不同变化。
首先,我们可以把头部看成是一个长方体,这些长方体代表着头部的朝向。
↓
横向的第一排,我们可以看到长方体朝下的面,这是一个仰视的角度,代入到人脸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人物的下巴。
横向的最后一排,我们看到长方体朝上的面,这是一个俯视的角度,代入到人脸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人的头顶。
垂直的左右两排分别代表往左和往右侧的人脸,脸型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例如,另外一边的耳朵会被遮挡住,完全看不见。
成功完成这九个角度的头部绘画,我们以后就可以画任何角度的人物了。
绘制步骤
Step 01 先画出脸型,然后定出“三庭”,注意中轴线的位置,根据头的形状形成弧线,不是完全的直线。
Step 02按照比例画出五官。
Step 03 根据侧面的角度比例加上头发,最终效果完成。
TIPS
可以改变眼睛睁开的程度,从而画出人物不同的精神状态。
古风人物的妆容
古代人物很注重化妆,一般妇女每天都会化完妆再出门。我们在作画时,注意要画好眉毛、唇形和贴花这三个方面。
不同的眉形
TIPS
画眉毛的时候,除了留意眉毛的粗细变化之外,还要留意下图中的三个颜色的点,红色点为眉心,蓝色点为眉峰,绿色点为眉尖。
① 留意这3个点之间的高度变化,例如,眉峰和眉心的高度比例大,眉毛就显得高挑,眼神锐利,比例小,眉毛就会变得平直。
② 留意这3个点之间距离的变化,同理,改变3点的距离就能画出不一样的眉毛。
不同朝代的唇形
唐代流行的贴花款式
本文摘自:《玉步摇——古风动漫人物绘画技法(第2版)》,浅鱼编著,已获授权。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